精神不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神状态不够振作)

admin 实用范文 2023-09-24 19:40:31 137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的精神不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精神不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精神状态不够振作)

篇一: 

个人整改措施

按照“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的总要求, 通过学习教育和对照检查分析, 基本找到了自身存在问题和产生的根源, 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 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

1. 学习意识不强, 主动性、 自觉性不够。 突出地体现在煤炭安全监管的专业知识学习, 不深入、 不系统, 只满足于现炒现卖, 根据眼前要开展的任务临时学、 被动学, 为现在学, 临时报佛脚, 不愿意长期加强“充电” 和消化政策。 如: 缺乏专业知识, 安全监管工作发现问题针对性不强, 指导工作不力。

2. 认为自己不是实职领导干部, 工作上只是协管和配角, 职责职务没有独当一面的分工, 产生了依靠和依赖的想法, 工作按部就班,安于现状, 能推就推, 得过且过, 缺乏事业和责任感。 贯彻执行上级规定时消极观望、 自觉性差, 面对棘手问题时信心不足, 不愿抛头露面冲在前面。 如: 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主动研究和解决做的不够, 总是把问题提交给领导讨论决策。

3. 到煤矿企业检查安全不愿下矿井, 有应付的态度, 不注重效果, 只希望走完过程有痕迹就算完事。 内部后勤管理方面深入做协调沟通工作不够, 如: 面对硬件设施薄弱的实际和业主认识的差距, 对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畏难情绪大, 有抵触情绪, 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整改措施: 注重学习实践, 增强党性修养。 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 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 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 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 不注重学习, 不会学习, 思想就会滑坡, 工作就会停止不前。 作为一名机关党员干部,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主动自觉的去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十八” 大文献和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等,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 要学习政治, 学习科学发展观, 打牢思想理论基础, 其次加强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学习, 进一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并丰富, 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不断拓展知识面, 改善知识结构, 打牢政治、 业务和法律基础, 才能促进工作思路的创新, 才能促进工作的长足发展。 二是带着问题学。 只谈学习还不够, 还要学会思考, 以善思来提高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 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 人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 相差较大, 分析原因还是缺乏学习、 缺乏思考、 缺乏总结。 所以, 必须做到善学、 善思、善总结, 才能提高综合执行能力。 三是勤学勤用。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善用。 要把所学、 所思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去, 由实践来检验学习的功底、 深度和广度;

要学会把理论与实践高度的统一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要常下基层,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在实践中学习, 在基层调研中学习, 在化解矛盾中学习。 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弃“怕” 敢为。

整改时限: 9 月 底前。

二、 官僚主义方面的问题

1. 到基层调研不够, 怕下矿井, 不接地气, 下基层仅限于完成规定的次数和天数, 不愿主动到基层多调查研究, 调研也仅限于看材料、 听汇报、 不深入实际。

2. 工作中思想消极, 进取心不足, 始终以角色地位为自己开脱,对协管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准、 了解不够, 思路办法不多, 坐而论道、 浮在表面, 宁可不干事, 也不想带出事情来, 面对矛盾和问题求稳怕乱, 时有回避, 不敢担当, 不愿担当, 不愿得罪人不愿让人背后数落, 做好老实人, 只想留个好印象, 求个“软着陆”。

3. 在处理领导安排与基层需求上结合有差距,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关系处理得不好, 重心没有下移, 服务基层意识不强, 深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不够, 缺乏应有法规、 政策和专业知识指导工作, 畏难情绪大。

整改措施: 注重敬业履职, 改进工作作风。 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 坚持党的事业第一、 人民的利益第一; 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正确对待权力、 金钱、 名利, 在生活上艰苦朴素, 勤俭节约, 不奢侈浪费; 在工作作风上, 要深入实际, 联系群众, 倾听群众意见,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同群众建立鱼水关系; 努力克服消极思维、 模糊认识, 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 积极工作; 要把加强宗旨意识和作风修养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 坚持下去。 责任感就是事业心, 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感,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尽职尽责、 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一要去“懒” 求“勤”。 就是在工作中要去掉“懒” 的思想, 倡导业精于勤的精神。 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 要发扬精益求精、 雷厉风行、 专心致志的精神。 一段时间以来精神不振, 工作劲头不足, 缺乏吃苦务实精神, 不研究工作, 心思不专, 得过且过等, 都是懒的思想作怪。 要做好工作必须讲勤奋, 要科学计划, 勤于思考, 勤于动手, 把计划付诸实施, 落实到位。 二要去“虚” 求“实”。 就是在工作中要去掉弄虚作假的思想,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 为人做事要诚恳, 不能使虚劲、 出虚招、 做虚功, 要坚持思想上求实, 作风上求实, 工作上求实, 创新上求实, 说实话, 报实情, 干实事, 求实效, 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 三要去“软” 求“硬”。 就是在工作中要去掉软弱怕的思想, 倡导敢于较真碰硬的精神。 在工作中要讲原则, 敢于碰硬, 不能见了矛盾绕道走, 相互推诿, 不敢管理, 不敢较真, 要坚持原则, 在单位树好个人的良好形象。 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强化宗旨意识, 坚定服务的理想和信念, 增强事业心, 充分认识普通工作岗位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 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 正确对待个人得失, 不计名利。 努力培养自己谦虚、 文明、 慎独的道德品质, 工作中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全心全意为工作对象服务。 加强调查研究, 深入基层一线, 与基层职工“零距离”、“面对面”, 拜职工、同事为师, 查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与大家一起想问题、谋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推动单位全面建设的创新发展。

整改时限: 9 月 底前。

三、 享乐主义问题

1. 认为自己是非领导干部, 以一般干部自居, 自我约束力有所淡化, 进取心不足, 讲条件多, 讲奉献少, 精神不振, 干劲减退, 甘当“守摊干部” 有“船到码头车到站” 的思想。

2. 存在当“太平官”、“逍遥官” 的思想, 不愿意到艰苦的基层去, 浮在机关, 不想多干事, 不愿干分外的事, 尤其是在新农村工作中沉下不去、 坚持不好。

3. 陶醉于过去的成绩, 不想进取, 被动工作, 工作标准不高, 只求过得去, 不求过得硬。 工作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思想上总认为干和不干基本一个样, 消极应对守摊子。

整改措施: 注重团结协作, 推动工作创新。 心胸开阔, 以人为本,加强道德的修养, 是团结共事的基础, 是事业成功的秘诀。 要克服自满情绪, 研究工作规律, 提高创新能力。 一要注重团结共事。 重团结就是重品性、 品德和道德修养。 共事贵在团结真诚,

篇二:

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前言: 要实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目的, 核心是要找准并解决面临的问题。 所以, 要有问题导向, 认清目前我们党员队伍中存在哪些问题, 并分析原因; 同时, ?学?要带着问题学, ?做?要针对问题改,从而最终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问题篇

一、 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

信仰坚定、 纪律严明、 作风过硬、 清正廉洁的政党, 在任何时候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我们党 90 多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 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 纯洁性的根本要求。 从总体上看, 当前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 对此应充分肯定。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 随着世情、 国情、 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党员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着力解决。

(一) 理想信念模糊动摇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当前, 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存在模糊动摇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

1. 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 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既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显然是必备条件。 当前, 一些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了动摇, 开始怀疑共产主义的正确性、 可行性, 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 如果党员都对共产主义失去了信仰, 那么我们党就有从内部崩塌的危险, 我们党的事业也就可能因此而中断。 正所谓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然而, 一些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 制度产生怀疑, 对能否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心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种缺乏自信的行为, 会严重影响这些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 会在党员队伍中产生消极的影响, 会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 精神空虚。 信仰和理想是一个人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 必然要求党员要有坚定的信仰和理想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 一些党员不知理想信念为何物, 迷恋物质生活, 贪图安逸享乐, 精神萎靡不振,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发生扭曲。 这种精神上的空虚导致各种歪风邪气入侵, 造成这些党员不能履行一个党员的职责, 甚至成了社会的反面教材。

4. 推崇西方价值观念。 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不同国家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念。 目前, 我们党在历史和实践的基础上,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倡导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然而, 一些党员置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于不顾, 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推崇备至, 认为那是所谓的?普世价值? 为资本主义大唱赞歌。 这种行为严重背离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背离了作为共产党员所追求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事业。

5. 热衷于组织、 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党章要求党员必须是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 近年, 有的党员开始重拾封建迷信, 遇事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去分析去解决, 而是求神拜佛。 有的党员无论在办公场所还是在私人住所, 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 都要请?大师?看风水选吉日。 这背离了党员秉持的唯物史观, 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如果通过信奉封建迷信就能实现国富民强, 那么我们现在也不用艰苦奋斗搞社会主义建设了。

(二) 党的意识淡化

党的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党员党的意识强弱, 体现党员党性强不强, 对党忠诚不忠诚, 政治信念坚定不坚定; 党员党的意识强弱, 反映一个政党的向心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 如果广大党员没有党的意识, 党就不成其为党。 当前, 党员党的意识淡化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 看齐意识不强。 1945 年,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说: 要知道, 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 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 向右看齐, 向中间看齐, 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 向大会基准看齐。 看齐是原则, 有偏差是实际生活, 有了偏差, 就喊看齐。 只有具备看齐意识, 我们党才能更加团结统一、 坚强有力。 然而, 还是有那么一些党员将党的政治纪律、 政治规矩束之高阁, 我行我素,在党不言党、 不爱党、 不护党、 不为党, 发表一些与党的理论、 政策和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论; 一些党员阳奉阴违, 口号喊得很响, 却做一些有损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不思齐、 不内省, 离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渐行渐远。

2. 组织纪律散漫。 党的组织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和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行为准则, 是处理党组织之间和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关系的纪律。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相信组织、 依靠组织、 服从组织, 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 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虽然近年处理了一批违反党的组织纪律的党员, 但是即便如此, 有的党员依然是有组织无纪律, 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有的党员不自觉、 不主动、 不按时交纳党费, 不仅如此还会找各种理由来搪塞; 有的党员散漫惯了, 习惯于争抢功劳与荣誉, 却对党组织分配的任务推三阻四, 不能按时足量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 有的党员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 敢于突破组织原则、 善于与组织玩游戏。

(三) 宗旨观念淡薄

宗旨观念是什么?简而言之, 就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共产党员必须具备宗旨意识, 时刻保持宗旨观念, 这样才能解决好角色定位问题, 角色定位问题解决了, 党员才能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地做好人民的公仆, 才能俯首甘为孺子牛。 当前, 一些党员宗旨观念逐渐淡薄, 他们逐渐忘却了党员的意义所在, 个人利益逐渐盖过了党的利益、 人民的利益, 利己主义倾向十分严重。 这些具体表现有:

1. 漠视群众疾苦。 有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 对人民群众面临的问题、 困难视而不见, 门难进、 脸难看、 事难办, 个别党员干部为官不为, 不当人民公仆却当官老爷。

2. 与民争利。 党员就应该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有一些党员却反其道而行之, 把人民群众当作羔羊, 通过各种方法与民争利。

3. 执法不公。 这主要出现在执法部门中的一些党员身上, 这些党员执法人员在所谓的关系、 利益影响下不能秉公执法, 往往造成处于弱势一方的利益受损。

4. 吃拿卡要。 这一现象在前些年比较突出, 八项规定等措施实施以来得到了有效遏制, 但仍然还有一些党员以身试法, 把人

篇三: 

整改措施与承诺事项

为确保党的“抓整改、 建机制、 促工作” 主体活动取得实效, 在组织、 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 通过深入剖析和思考, 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在今后进行整改完善的措施和方向。

一、 整改措施

(一)、 坚持政治学习主线

继续深化以“为民、 务实、 清廉” 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强化对十八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 将本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自己发现问题、 转变作风、 增强党性、 提高能力、 提升素质的难得机遇, 克服“过关” 思想, 避免时冷时热, 将“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常态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要坚持自己认知事物的坐标系, 不断增强内心的定力和真正做到对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并且统一到对党的自信, 转化为自己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源泉。 要不断细化、 深化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党的经典理论、 历史和政策的学习, 从理论高度和现实角度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发展中国”, 做到真学、 真懂、 真信, 把个人的发展有机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 真正解决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 提高自身走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 增强解决“四风”问题的精神动力。

(二)、 克服几种倾向

1、 懈怠。 增强进取心, 提振精气神, 提高工作积极性、 针对性,摒弃萎靡不振的思想情绪和得过且过的工作标准。 切实转变作风, 克服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 迟到早退、 串岗脱岗、 铺张浪费、 上网聊天等不良现象, 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2、 浮躁。 静得下心、 沉得住气, 热爱岗位、 安心工作。 坚持实事求是, 避免空谈、 坚持察实情、 讲实话、 办实事、 出实效。 淡泊名利, 立德修身, 树立积极向上的奋斗观、 忠诚守信的人际观、 达观自律的处世观。

3、 安逸。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好转, 艰苦奋斗的精神有所淡化, 要树立甘于吃苦的意识, 克服“机关病”, 不飘飘然、 昏昏然、 暮气沉沉, 始终保持朴素作风, 不仅注意“苦身子”,更注重“苦脑子”, 磨练心智。

二、 承诺事项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切实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 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不迟到、 早退。

4、 认真做好对照检查, 坚决反对“四风”, 切实根除自身存在的“四风” 问题。

5、 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坚决反对“四风”。

6、 接待服务对象礼貌热情, 有始有终、

7、 如实报告个人事项, 不隐瞒、 不虚报。

8、 不公车私用, 不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或购物。

9、 不收礼、 不送礼。

10、 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不推诿、 不扯皮。